鉴真,俗姓淳于,是广陵江阳人,也就是今天的苏扬州人,武则天垂拱四年,公元688年,鉴真出生在一个佛教徙家里。鉴真从小好学,对彿学有浓厚的兴趣。鉴真十四岁那年,在家乡大云寺出家。其后,曾到扬州、长安、洛阳等地的火佛夺里,在一些名师指点下研究佛学。由于他勤奋学习,知识广博,二十六岁就在家乡的佛佛寺里登坛讲授佛法了。四十五岁时,鉴奥已成为淮南一带远近闻名的授戒大师了。
公元733年,日本圣武天皇派荣睿、普明两位僧人来中国学习佛学,聘请传戒大师。他们得知鉴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,决心请他东渡日本传授戒律。
鉴真东渡日本的故事
公元743年,鉴真应日本僧人的遨请,不远万里去访问。当时,要随鉴真东渡的,除了他的徒弟以外,还有四位日本僧人,共二十多人。谁知将要出发时,浙东地区发生海盗骚扰事件,第一次东渡夭折了。
后来第二次、第三、第四次都因遇到风暴或被官方发现而没有成功。
天宝七年,公元748年六月,鉴真和他的弟子及其他随行人员共三十五人,准备作第五次东渡。
他们在扬州沂河秘密上船,东下至狼山,尚未出海,就遇到风暴,被迫在越州的小岛三塔山避风。一个月后又启航。走到舟山群岛一带,停了一个月,启航后又遇风暴,船上不能煮饭,大家吃生米,没有淡水,喝咸水,生活十分艰苦。他们在海上飘流了十几天,最后到海南岛西南角的崖县,在那里住了一年,然后经广东入广西,沿而上到桂林。
后来回到了扬州,鉴真已经六十三岁了。他患上了眼病,经治疗无效,不幸双目失明。
天宝十一年,公元752年,日本孝谦天皇派第十次遣唐使来到中国,第二年遣唐使回国前,到扬州拜见鉴真,请他东渡。天宝十二年,公元753年,鉴真一行坐上日本遣唐使的船上,开始第六次东渡。
鉴真坐上船,漂泊在汪洋大海上,狂风怒号,恶浪翻滚,汹涌的波涛使小船上下颠簸。他满载着唐朝人民的深情厚意,第六次东渡胜利到达日本。鉴真东渡,不仅带去了中国的佛学,而且带去了中国的绣像、雕像、画像、书帖等艺术品,对日本学习中国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
鉴真在日本住了整整十年。广德元年,公元763年五月,鉴真在唐招提寺住房面西端坐逝世,享年七十六岁。
免责声明: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部分源自互联网,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如涉及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,谢谢!